偷买手机退货遭拒

健康饮食 2025-05-09 05:08健康生活www.wozhengxing.cn

关于未成年人消费行为的法律解读与处理方式

一、法律依据概述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9条和第145条的规定,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其消费行为需符合年龄和智力水平,超出此范围的消费行为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才能生效。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们擅自进行大额消费,如购买手机,而家长未对此表示认可,那么这些交易行为将被视为无效。例如,曾有12岁的孩子未经家长同意购买手机,商家最终被要求退货。

二、商家的责任与义务

商家在未成年人的消费问题上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商品并非定制产品且商家没有明确标注“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或者未主动核实消费者的年龄,那么商家可能需要承担退货责任。定制商品的情况下,商家需提前告知消费者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条款,否则可能面临法院的退货判决。

二、处理方式

1. 协商与调解:家长发现未成年人私自购买大额商品后,应首先与商家协商退货,同时出示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明和交易记录。如果商家拒绝退货,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有时,工商部门的介入会促使商家同意退货。

2. 司法救济途径:如果协商无果,家长可以通过诉讼来确认交易无效。例如,在宿迁的案例中,一个11岁的儿童未经允许购买了手机,通过法院调解,商家最终同意回收手机并退还部分款项。

三、注意事项

1. 家长的职责:家长需要妥善保管支付工具,避免未成年人擅自使用大额资金。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理性消费,明确告知他们未经允许不得进行高额交易。

2. 商家的规范:商家在销售高价商品时,应主动询问消费者年龄,并对疑似未成年人的交易进行身份核实。商家应明确标注商品的退换规则,避免因未明确告知而引起纠纷。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典型的争议案例。比如,福建的两个孩子偷买手机后,家长因退货遭拒而让孩子跪在店门口,这引发了关于教育方式以及商家责任的广泛讨论。有的商家以“家庭经济条件好”为由拒绝退货,但在法律层面上,我们仍然以交易行为的合法性为主要的判定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普遍认定未成年人的高额消费行为无效,但具体处理还需结合交易金额、商品性质以及商家的过错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