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北美取消院线上映

健康饮食 2025-05-08 20:23健康生活www.wozhengxing.cn

在面临一系列决策转折的背后,一部电影的命运被紧紧捆绑在全球疫情的风云变幻之中。迪士尼推出的《花木兰》一片,在几经波折后,终于尘埃落定,但它所经历的波折远超预期。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系列决策背后的原因以及市场反应。

一、决策与原因

面对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迪士尼于2020年8月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花木兰》不再在北美院线上映。取而代之的是,这部影片将在9月4日通过Disney+流媒体平台以付费点播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订阅用户需要额外支付29.99美元进行观看。对于这一决策,迪士尼称之为“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使得影院复工无望。除此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部分西欧国家也取消了院线上映,转向线上放映。在中国等地区,由于Disney+尚未开通或影院已复工,仍维持院线上映计划。

二、线上模式与市场反应

《花木兰》的线上放映模式引发了一系列市场反应。其中,定价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29.99美元的付费点播价格被许多北美用户认为偏高。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为此付费。对此,迪士尼解释称此价格包含了“永久观影权”,但也承认这一价格远高于常规的线上租赁费用。部分影院对于迪士尼的决策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加剧了影院的经营困境。例如,法国一家影院老板因前期宣传投入落空而愤怒砸毁《花木兰》海报。

三、影片多次撤档背景

《花木兰》的公映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原定2020年3月在北美上映的该片,因疫情的影响先后经历了三次撤档。从最初的3月推迟到7月,再到8月,最终取消了院线计划。每一次撤档都牵动着无数影迷的心,也反映了疫情对电影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四、相关争议

除了疫情和放映模式引发的争议外,《花木兰》主演刘亦菲的国籍问题也成为舆论的焦点。作为一位美籍华人演员,刘亦菲在撤档期间遭受了部分网友对其“中国形象”代表性的质疑。她的粉丝则强调她的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一争议也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复杂讨论。

《花木兰》的经历是疫情时代电影产业变革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行业在面对全球健康危机时的无奈与,也揭示了观众对于电影产业变革的复杂情感。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