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与中国进行本币结算
巴西与中国在金融合作方面近年的进展堪称两国关系的亮点,特别是在双边本币结算机制的推进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让我们深入一下其中的关键进展及其深远影响。
一、本币结算协议的核心内容
巴西与中国于2025年5月13日成功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一协议的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长达五年。它不仅为两国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更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协议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允许两国企业在进行贸易时直接使用本币进行交易,从而绕过了美元这一中间环节。据估计,这一举措每年可以为两国企业节省约60亿美元的手续费。
双方还通过ETF互通产品等创新方式深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例如,巴西的Bradesco银行与中国的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合作推出的中国指数基金,而中国工商银行则担任这些产品的托管行。
二、实施背景与优势
这一系列的金融合作源于去美元化的全球大趋势。自2023年3月巴西宣布与中国直接以本币结算贸易以来,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2022年更是达到了1714.9亿美元的高峰。
对于企业而言,本币结算的优势在于能够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例如,2024年中国某车企因美元汇率的波动,单月损失便超过了200万元。而通过本币结算,企业可以稳定财务成本,更好地规划经营策略。
三、战略意义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巴西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协议为人民币在拉美地区的使用开辟了新的路径,推动了中拉经贸合作的升级。
这种合作模式还具有很强的区域示范效应。随着阿根廷等更多国家加入到类似的合作中来,拉美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接纳度将进一步提高。
巴西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的绑定,更是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的一种积极尝试。对于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一领域具体案例或政策细节的朋友,欢迎随时提问,我们将为您提供更深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