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勿忘定期监测 可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

微整形 2025-05-29 09:20微整形www.wozhengxing.cn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奇:谢奇峰教授与他的抗病毒战线

抗病毒,作为治疗慢性病的关键手段,在广大患者中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但随之而来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也让部分患者心生疑虑。一项由中国防治基金会发起的研究揭示,乙肝患者中,有高达13.14%的人对药物的副作用深感忧虑。对此,谢奇峰教授这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的权威专家、研究生导师为我们带来了明确的解答。

谢教授指出,尽管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抗病也不例外,但不必过于惊慌。确保用药安全的最佳途径是加强药物监测和随访。这正是他长期倡导的理念。

在抗病毒治疗的道路上,耐药问题曾是许多患者的心病。但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为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谢教授强调,通过严密的监测和随访,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疗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定期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包括耐药问题和其他不良反应。特别是在病情波动期,患者应当每月复查一次,项目涵盖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等。进入稳定期后,监测频率调整为每三个月一次。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用药情况调整检查项目。

通过监测乙肝病毒DNA的变化,医生可以预测未来的耐药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耐药问题的发生。

理想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实现“双达标”即病毒DNA和e抗原都转为阴性。谢教授指出,对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而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选择能够“两线作战”的抗病,即能抑制病毒复制同时促进e抗原消失的药物。一旦实现双达标并巩固治疗一年,患者有望实现科学停药,降低病情反复的风险。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药物尚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只是抑制其复制。从理论上讲,病毒有可能发生变异并产生耐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风险还会逐渐增加。解决耐药问题和潜在安全隐患的最佳途径或许就是实现科学停药。谢奇峰教授及其团队正为此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