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恐惧症 高姗
一、创作之源
高姗,这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一新生,在开学之际,因对假期时光的懊悔情绪,激发出内心的创作激情,诞生了这首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她的作品,如同一个鲜活的校园故事,记录了学生群体的开学焦虑情绪。
二、校园之声
这首歌曲在校园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2011年的北京大学校园歌手大赛中,高姗凭借此曲勇夺冠军,足以证明其在校园中的受欢迎程度。歌曲所传达的开学焦虑、宿舍生活的喜怒哀乐等细节,如“我又得了开学恐惧症”,“室友在夜里打呼噜”等歌词,都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三、独立绽放
2013年2月,这首歌曲独立发行,并附带了创意十足的MV。仅仅十天,歌曲的点击量便突破了600万次,无疑证明了其强大的吸引力。歌曲融合了民谣与流行风格,以轻松的旋律,展现了清新诙谐的校园音乐特色。MV中,通过采访学生对“想开学吗”的看法,以及展示课本画面,进一步拉近了歌曲与观众的距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四、社会涟漪
这首歌曲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歌曲发布后,“马赛克男生”、“能打马赛克吗”等片段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关于“开学恐惧”是否属于“症”的争议也随之展开。部分观点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调适,无需过度标签化。无论如何,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了高姗的早期代表作,展现了她的音乐才华。此后,她为电视剧《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创作的插曲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在完成了一定的音乐成就后,她选择赴美深造,继续追求音乐梦想。
五、作品详情
这首备受瞩目的歌曲被收录于高姗的同名专辑《开学恐惧症》。歌曲时长4分24秒,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歌曲的精髓。无论是音乐风格、歌词内容还是社会影响,这首歌曲都堪称高姗音乐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