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GMT)是源于英国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的世界时间标准。这一时间的核心定义是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正午时刻。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不规则性,实际太阳时可能与理论时间存在大约16分钟的偏差。
关键特性
一、时间基准
GMT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时间的。它曾经是全球时区划分的起点,标志着地球在某一特定经度上的位置。尽管GMT现已被协调世界时(UTC)所取代,但GMT仍然是理解时区的基础。UTC结合了原子钟的高精度与地球自转的修正(通过闰秒),实现了更稳定的时间计量。
二、时区关联
全球时区以GMT为基准进行划分,采用“向东加时、向西减时”的原则。例如,我们常用的北京时间对应的是GMT+8,也就是说北京的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个小时。美国东部时间则采用UTC-5(标准时间)或UTC-4(夏令时)。这种以GMT为基础的时区划分系统,使得世界各地的时间转换变得简单明了。
三、应用场景
GMT/UTC在国际航空、航天等领域仍然常见。例如,亚马逊计划于2025年4月9日16:00(GMT)发射卫星。部分国家在夏令时期间会临时调整时区偏移值,如英国的夏令时就是GMT+1。
与其他标准的区别
世界时(UT):也是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时间,与GMT概念接近,但侧重于不同的测量方法。
协调世界时(UTC):这是当前国际通用的标准时间。它以原子时为基础,通过闰秒与UT同步,旨在提供一个全球统一的、精确的时间标准。UTC的出现,使得全球时间的同步和比较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GMT作为时间的基准点和全球时区划分的基础,虽然已经逐渐被UTC取代,但其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它在国际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仍然广泛,并且对于我们理解全球时区划分和进行时间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