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有人因高温去世
死亡案例概述
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人体核心温度若超过40℃,便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热射病成为主要的致命原因。此种状况下的死亡率极高,尤其是重症热射病,其死亡率甚至高达60%。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某些特定的人群,他们更容易受到热射病的威胁,包括老年人群,特别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人,还有户外工作者以及在室内未采取适当降温措施的人群。
热射病导致的死亡事件在每年的7月至8月高温季节尤为集中。以近期的案例为例,比如在2024年7月,瑞金医院便收治了多名因热射病不幸离世的老人;而在2022年7月,仁济医院也报告了多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热射病例。这些事件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温天气不容小觑。
典型病例详述
让我们聚焦于几个具体的案例。在2024年的夏天,瑞金医院急诊科连续接收了多位因舍不得开空调而中暑的老年患者。其中一位病人在送医时体温已经过高到无法测量,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同样在闵行区中心医院,截至2024年7月30日,已经累计报告了3例热射病死亡病例。
而在2022年的夏天,一名75岁的男性在高温下工作数小时后体温高达42℃,尽管接受了紧急降温处理,但仍然出现了心肌和肌肉损伤的情况。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年女性在户外行走后,因呕吐昏迷而被送医抢救,然而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挺过这一关。户外工作者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例如,一名环卫工人在连续工作4小时后体温达到41.7℃,被确诊为热射病。甚至在2017年,一名54岁的行人在户外因高温昏迷后不幸去世,也是热射病所致。
医生建议与生活提醒
对于老年人来说,预防热射病尤为重要。医生提醒,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室内要保持通风或使用空调来降低温度。特别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需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好血压、血糖的波动。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如使用冰袋敷大动脉、酒精擦拭身体等紧急措施,并立即送医救治。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社区应加强对独居老人的关注和巡查,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户外作业单位也应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物资,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抗高温,守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