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无事乐耕耘
一、基本信息
创作时间可追溯到遥远的1951年春,这部作品无疑是徐悲鸿晚年的代表作。作品类型属于纸本设色,以横幅巨制的形式呈现,其尺寸达到了惊人的150×250厘米。关于其收藏历程,它曾是郭沫若的珍藏,之后流入民间,现如今被孙广信私人收藏。
二、画面内容与艺术特色
让我们来这幅画的画面内容与独特的艺术特色。背景是一株粗壮的老柳树,它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三位农民正在田间辛勤劳作:左侧的老农扶着新式双铧犁耕地,中间有一位农妇正在锄地,而右侧的老农则在掘土。细节刻画尤为生动,农民腰间的烟袋、双铧犁等细节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柳枝轻拂,象征着生机勃发,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在技法上,画家巧妙地融合了西式的焦点透视与中式笔墨,人物的动态写实且肌肉线条强调力量感。古树新枝的对比,则隐喻着中国古老文明与新生政权的完美融合。
三、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深具内涵。它是为祝贺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世界和平大会”并获斯大林和平奖而创作的。题款引自欧阳修的诗意,将“诸蕃”改为“九州”,隐去了边塞诗中的军事意象,更加强调了和平的愿景。结合当时的朝鲜战争背景,通过“九州无事”暗喻国内安定与前线战士的英勇,传递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土地改革与农民形象则象征了新中国对劳动阶层的尊重与期望。
四、市场价值与历史地位
在市场上的价值与历史地位方面,这幅作品也是无可估量的。在1996年的嘉德春拍中,它以192.5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美术专题拍卖的记录。而在2011年的保利秋拍中,更是以2.668亿元成交,成为徐悲鸿作品的最高价。在艺术评价上,它被视为徐悲鸿现实主义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兼具历史叙事与人文关怀,是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篇章。
五、争议与讨论
关于这幅画也存在一些争议与讨论。部分评论指出画面上人物比例存在失调,细节处理略显粗糙等问题。专家强调,题款中“农夫农妇皆英勇战士”的表述深化了军民一体的主题,弱化了技法上的争议。《九州无事乐耕耘》以农耕场景为表、和平愿景为里,通过中西合璧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徐悲鸿晚年思想与技法的双重结晶,兼具艺术价值与时代象征意义。
生活百科
- 九州无事乐耕耘
- 魔兽点卡一个月多少钱(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点卡讲解)
- 大一新生疑遭网暴跳江轻生
- 家用衣架哪个牌子好 家用衣架十大品牌排行榜
- 红毛丹沾核皮能吃吗(红毛丹的核能吃吗)
- 杨丞琳海派甜心(海派甜心是什么电视剧 讲什么 谁主演)
- 大胃王吃播应该被禁止吗
- 温庭筠的诗的特点(温庭筠的词对后世影响)
- 京尊达是什么意思 京东的“京尊达”服务也太高级了吧
- 谷爱凌个人资料简介300字(谷爱凌是哪里的人呢
- 古代所谓的三教九流是指哪些(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什么)
- 牛年宝宝起名大全集男女通用,牛年女宝宝名字大全2
- 端午节日期几月几日,端午节是多久?
- 有句话叫最凉不过人心什么的,最凉不过人心的上一句怎么说
- 旅游中遇到艳遇应该怎么办?性专家:应该好好享受
- 如何提升花店营业额(花店怎么经营才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