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湾建交的国家
在历经数十年的变迁后,至2025年3月,台湾地区的所谓“邦交关系”依然局限于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国及少数非洲地区。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与台湾保持“邦交关系”的国家概况及其动态变化与争议。
一、现存“邦交国”的轮廓
在拉丁美洲,危地马拉、巴拉圭、海地以及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这些国家与台湾保持着所谓的“邦交关系”。其中,危地马拉是玛雅文化的中心地带之一,巴拉圭则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海地则是该地区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则是一个东海岛国。它们选择台湾为交往对象的原因多元复杂,既有历史背景,也涉及到政治经济考量。太平洋地区的图瓦卢和马绍尔群岛则是战略地位重要的小岛国。在非洲地区,斯威士兰作为一个君主制国家,拥有特殊的政治制度;梵蒂冈则是全球唯一与台湾保持“邦交”的欧洲国家,但并未明确承认其主权。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与台湾建立所谓的“邦交”,背后是复杂而多变的经济和政治考量。
二、动态变化与争议重重
在漫长的岁月里,部分国家与台湾的“建交”关系经历了反复变化。如瑙鲁曾多次摇摆不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时而与台湾建交时而断交。这种不稳定的关系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国家的内部政治变动也会对与台湾的“建交”关系产生影响。例如瓦努阿图总理曾擅自签署与台湾的“建交”协议,但最终因国内政治变动而告吹。这些失败的案例进一步揭示了所谓的“邦交”关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三、中国的立场与反制措施
中国始终坚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对于与台湾建立所谓“邦交”关系的国家,中国采取果断的外交反制措施。比如因马其顿与台湾“建交”,中国立即与其断交,彰显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决心。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的举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这不仅是对一中原则的认同,也是对正义力量的尊重和支持。当下台湾地区所谓的“邦交国”数量处于历史低位,且多为小型经济体。中国在多方面持续压缩其所谓的国际空间,使其“邦交”关系呈现高度的不稳定性和逐利性。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强大外交能力,也反映了正义力量的壮大和国际正义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