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未调整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表明立场,关于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然依照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140/90 mmHg的标准执行。这一决定是针对近期部分学术机构提出将诊断标准调整为≥130/80 mmHg的提议作出的回应。以下为详细阐述:
一、现行国家标准的坚守
我国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基于长期实践验证并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发布的系列文件所确定的。自2005年以来,这一标准一直稳定地作为临床诊断高血压的准则。依据这些文件,高血压的确诊需要满足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140/90 mmHg。这一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并且为广大学者和医生所认可。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任何学术机构或专家发布的指南或共识,尽管代表了研究成果,但不具备国家标准的效力。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程序。
二、理解争议背景
近期,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将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 mmHg。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是为了更早地发现并治疗高血压,但这也导致了学术建议与国家标准的分歧。许多公众可能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国家已经修改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三、官方的回应与后续措施
针对公众的误解和学术界的讨论,国家卫健委迅速作出回应,于11月15日和16日连续发文重申原有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以消除公众的困惑。卫健委强调将继续推进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健康管理,重点关注高危人群,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学术界的争议和研究,卫健委表示鼓励在规范的框架内开展研究,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卫健委也期待学术界能够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高血压诊疗的进步和发展。也期望公众能够正确理解并遵循国家的卫生健康政策,共同维护全民的健康福祉。此次回应表明了国家卫健委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严谨态度,也体现了对公众健康的负责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