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俄乌冲突的大新闻还在后头
核威胁升级的可能性及战略格局演变
随着乌东四地公投的结果出炉,俄罗斯面临的保卫这些地区的压力愈发沉重。传闻中美俄之间的秘密沟通中,美方多次强调,如果局势升级至极端情况,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看似僵持不下的局面,无疑让人担心这种紧张局势会引发无法预料的极端事件。或许我们都处在一种历史的漩涡之中,每一步棋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棋局的走向。国际社会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在潜在重大事件的预测中,无论是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事故隐患,还是克里米亚大桥遭遇袭击,亦或是莫斯科可能出现的突发危机,都让人不禁捏一把汗。俄军可能会为了保卫这些地区而向新的目标推进,这其中或许包括了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等地。但每一次的行动和决策,都会使得现有的联合国机制面临更大的崩溃风险。美俄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罕见共同反对欧洲提案的行动,也预示着双方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的事件,并寻求解决之道。
在战略格局的演变上,俄乌冲突已经逐渐转变为一场消耗战。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面临着被西方拖垮的风险。美国政策的转向已经引起了美欧联盟内部的撕裂,乌克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真空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暴跌至40%以下,乌克兰社会的厌战情绪不断上升。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国际社会需要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持自己的立场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胡锡进的主张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既要支持俄罗斯反击北约东扩,同时也要反对领土吞并的行为。中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威慑能力和常规军力,保持战略定力。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的"反向基辛格"策略似乎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但也需要警惕其可能的变数。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寻求和平稳定的解决方案,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当前局势的发展已经印证了部分预测的正确性,未来的走向仍需警惕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国际社会需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这一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