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城市总体规划概览(2017-2035年)
这份关于上海的总体规划文件,是塑造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下面,我们将从规划定位与目标、空间与资源管理、特色发展理念以及历史沿革等多个维度,全面解读这一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定位与目标
上海被定位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担当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的中心角色,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目标是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分阶段目标为:2020年建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完成“五个中心”的建设;2035年基本建成创新、人文、生态之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二、空间与资源管理
在空间布局上,上海构建“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严格保护32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总量红线。推动中心城区与五大新城(包括奉贤新城等)协同发展。在人口调控方面,规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约2500万,并根据实际需要预留公共资源配置的弹性空间。重视生态保护,锚固生态基底,强化生态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三、特色发展理念
上海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提升市民的幸福感。通过打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公园供休憩”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有温度。为确保规划实施的延续性与协同性,上海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了《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以立法形式保障规划的落实。
四、历史沿革
自1986年首个国家批准的总体规划(至2000年)以来,上海的城市规划历经多次调整与优化。到了2017版规划,首次实现了多规合一,并纳入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这一版本的城市规划更加全面、细致和深入,涵盖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如需了解具体的专项规划,如城中村改造、自贸区建设等,可进一步关注相关细化方向。上海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城市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