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外语口试 北京明年增加口语考试
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新篇章与中考英语听说能力的时代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日渐加快,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也迎来了新的变革。自2025年起,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将与笔试同步进行,定于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末即六月八日的下午时段。考试总时长达到惊人的两小时(听力部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笔试部分占据剩余时间)。这不仅是对考生英语知识的全面考察,更是对他们时间管理能力的挑战。
此次改革赋予口语更大的比重。听说成绩在总分中的占比跃升至百分之四十。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深踞教育金字塔尖的学府如985和211院校,对考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听说单项的得分必须达到近乎完美的标准。这无疑是对考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极致追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型中也新增了更为灵活的模块,如“听力转述与观点阐述”,并引入新的评分维度,如语音语调、逻辑连贯性和文化适配性。这既是对考生语言技能的挑战,也是对他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灵活性的考验。
与此中考英语口语考试也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了教育领域,中考英语听说考试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自2026年起,中考将新增AI口语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考生每年将有两次机会通过机器进行考试,分别在三月和十二月。现行的政策下,中考英语的听说机考满分是40分,这一分数将与笔试成绩分离,但最终会以两次考试中的最高分计入总分。这无疑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灵活性。
在高校招生方面,虽然中国传媒大学从2025年起取消了外语类专业的口语考试要求,但部分院校在相关专业录取时仍可能自行组织口语测试。这既体现了对不同专业需求的考虑,也凸显了英语听说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策有变,但核心不变的是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视和强调。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的考生,都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面对这样的变革与挑战,学生们需积极应对,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学生们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