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肺癌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五 死亡居癌症之首
中新社北京报道,记者曾利明,近年来,北京市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肺癌,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这是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促进计划活动中透露的信息。自2007年起,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已达到惊人的53.36/10万,这一数字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农村都同样适用。
支教授在由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携手希望》肺癌专题宣传月启动会上强调,内地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持续攀升。目前,每年新增肺癌病例约60万,若不控制蔓延、减少吸烟人数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每年新增患者100万人。我们必须对这一现象保持高度警惕。
国家卫生部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肺癌死亡率已达30.83/10万,这一数字在短短的三十年间上升了465%,使肺癌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城市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肺癌已经成为最大的杀手之一。
支教授指出,公众对肺癌的认识仍然不足,尤其是二手烟的危害性。调查表明,长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概率会增加25%,而长期被迫吸入二手烟的人患肺癌的危险也会显著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吸烟导致的肺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较差,有效率仅为30%-40%。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强调,肺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需要的投入,更需要医务工作者、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他希望通过科普宣传活动,传播“远离,防控肺癌”的理念以及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肺癌关注月”这一全球性倡议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发起的倡议,旨在呼吁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在全球共同关注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肺癌的防治工作,从个人做起,远离和空气污染,共同为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