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回应航空公司重组
国资委近期针对航空公司的重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回应,这些回应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以及央企的整合优化。以下是关于这些回应的关键要点梳理。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国资委提出了“两个行动”计划,旨在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央企中的收入占比。这一计划以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为抓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将推进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技术突破的方向也明确指向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旨在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二、央企重组整合的原则
市场化导向是央企重组整合的核心原则之一。强调专业化整合与产业化整合并重,通过“一企一业、一业一企”的方式提升效率,同时向各类所有制企业开放合作。协同效应也是重要的原则之一,要求从资产整合向业务、文化融合深化,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三、航空业的重组案例
航空业的重组实践生动展示了上述原则的应用。例如,东航通过吸收合并旗下亏损子公司一二三航空,实现降本增效。这一案例体现了“消灭亏损企业”的重组思路。另一例子是,中航成飞通过重组完成“蛇吞象”式转型,整合歼-20、C919等核心资产,形成军民融合的全产业链布局。
四、监管框架和当前重组趋势
民航企业的重组必须符合《民用航空企业及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并重点审查反垄断和安全生产等条件。对于跨境重组,实施严格的产权管理,对连续三年亏损或债务危机等风险事件及时止损。当前的重组趋势表明,航空领域的整合更加注重专业化整合,减少同业竞争,强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资委对于航空公司的重组问题作出的回应,既体现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也展示了央企整合优化的决心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化导向和协同效应是重要的原则,而航空业的重组案例则展示了这些原则的实际应用。监管框架的存在确保了重组的合规性,而当前的重组趋势则指向了专业化整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