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国务院于2004年精心打造的一项国家级政策文件,它承载着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任。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重要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
一、制定背景与目标
这份纲要的制定,是基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础上,深受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启发。其核心目标在于确立一个建设法治国家的十年规划,明确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主要内容
纲要中的基本原则涵盖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以及权责一致等方面。它强调“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这些原则为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重点任务方面,纲要提出了转变职能、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还需要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推动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完善问责机制,确保行政权力的运行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
实施要求方面,各级部门需制定五年规划和年度安排,分级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还需要发挥法制机构的综合协调和法律顾问的作用,确保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
三、地方实践与进展
各地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广东省提出的“率先建设法治”目标,以及安徽省强调以创新精神推动依法行政等。近期,多地召开依法治市会议,结合《纲要》部署法治建设任务。例如,湖南省常宁市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为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至今仍然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指引。它为我国法治建设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