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作文
一、命题主题与形式综述
在本次高考作文命题中,历史与现代、文化与自我成长的融合成为显著特点。从全国卷到地方卷,每一道题目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
全国卷I聚焦于春秋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要求考生挖掘其中一位的品格与精神,以发言稿的形式展现其胸怀格局与知人善任的品质。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青年品质的培养。
全国卷II则通过引用墨子与约翰多恩的名言,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命题融合了东西方智慧,体现了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结合。
全国卷III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信谈自我认知。这一题目旨在引导青年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而地方卷特色鲜明,如上海卷聚焦于哲学思辨,“意想不到的转折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江苏卷则关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结合时代热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命题特点深入分析
情境化设计是本次作文命题的显著特点。超过80%的题目都设置了具体的写作情境,如发言稿、书信等,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写作技能,还要具备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
价值引领是另一大特点。题目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涉及家国情怀、文化传承、自我成长等主题,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写作策略建议
对于考生而言,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中的矛盾点,这是审题的关键。以上海卷的“转折与能动性”为例,考生需深入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写出有的文章。
要注意文体规范。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格式和写作特点,如书信的称谓、发言稿的开场白等,这些都是得分点,不可忽视。
素材的运用也是关键。历史典故与时代热点结合更易出彩。如江苏卷的信息茧房思考,可以结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传统智慧,同时融入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进行剖析。
本次作文命题体现了“无情境不命题”的导向,强调在真实语境中考查核心素养。考生需深入理解了命题特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