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煤矿回应林场主跪地求供水
煤矿事件进展与解读
近日,双马煤矿(国家能源集团子公司)周边发生的一起供水争议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核心人物孙国友及其治沙工程因长期缺乏水源而面临困境。以下为对此事件的详细报道和解读。
一、煤矿的官方回应与具体诉求
双马煤矿在事件曝光后迅速发表声明,表现出高度的协商态度。矿方表示正与孙国友协商供水事宜,并承诺在核查问题后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孙国友则提出了三大诉求:一是为绿化工程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二是希望在煤矿工程中享有优先承揽权;三是关于土地赔偿问题。由于矿方提供的供水方案不符合当地的水资源管理规定,双方至今未能达成一致。
二、水务公司与水质争议
当地水务公司表示,经过处理的矿井水盐分含量较高,不适宜直接用于浇灌树木。但孙国友指出,根据双方协议,水质应达到标准,煤矿方面应承担处理水质不达标问题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疆哈密已有成功利用高盐矿井水进行绿化的案例(采用滴灌等技术),但宁夏的项目尚未实现类似的技术应用。
三、协调现状的长期拖延
事件发生后,灵武市及纪委人员已介入协调,但截至2023年3月底,供水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孙国友的家属表示已走到“穷途末路”,治沙工程中的树苗面临枯死风险。事实上,这一问题可追溯到十年前央视的报道,十年间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行业对比与政策进展
在矿井水利用方面,内蒙古等地正在积极推动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并明确要求到2025年矿井水的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宁夏的案例显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障碍。
事件核心矛盾
此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煤矿的承诺未能兑现。煤矿曾协议供水却多次违约,导致孙国友的治沙工程陷入困境。这一事件也暴露出环保监管的漏洞以及大型央企与民间环保力量之间的资源争夺问题。
关于此事后续进展,暂时还没有公开信息透露。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并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达成一致,为这片沙漠带来生机与希望。也期待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