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盆腔炎如何防治
女性的内生殖器及其周边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便被称为盆腔炎。盆腔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盆腔炎,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主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发。这些细菌常常通过分娩、流产造成的裂伤,或是胎盘剥离面、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以及生殖器手术创面侵入人体。邻近器官的炎症也会直接蔓延,或是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此。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多样,因炎症的轻重及范围大小而异。患者可能出现高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下腹部疼痛也是典型表现。若炎症波及腹膜,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可能相继出现。泌尿道与直肠受刺激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以及腹泻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体检时,可发现下腹部肌肉紧张、有压痛。阴道内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子宫颈充血,子宫两侧可触摸到肿块并有压痛。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应让其卧床休息,最好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使炎症局限。充分补充营水养及分,必要时可进行输血。疼痛严重时需使用止痛药。高烧时则可用物理降温法。治疗时需根据感染细菌的种类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应足量使用,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两周,以巩固疗效,防止转为慢性盆腔炎。
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银翘解毒汤是常用方剂。高烧、寒战、烦躁出汗时,可改用清营汤。针灸治疗亦不错,主要取穴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等,每次针2-3穴,隔日一次。
若出现盆腔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考虑有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时,应手术治疗。
相对之下,慢性盆腔炎则更像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它可能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恰当彻底的治疗,或是由于病程迁延转化而来。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没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慢性盆腔炎的全身症状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等。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由于慢性炎症引发的疤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部酸痛。这种不适感在劳累、后、排便以及月经期前后尤为明显。由于盆腔瘀血,病人常出现月经和白带增多。如卵巢功能受损,可导致月经失调;输卵管阻塞则可能造成不孕。检查时可发现子宫位置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摸到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
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治疗信心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抵抗力。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如湿热型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包括丹参赤芍木香桃仁金银花蒲公英茯苓丹皮生地等若为寒凝气滞型则应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为主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同时可以外敷以及使用红藤煎进行保留灌肠等中医中药均有一定治疗效果。此外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如短波超短波激光音频离子透入蜡疗等也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炎症的吸收消退。根据细菌的敏感试验选用各种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加用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酶以促进粘连和炎症的吸收。对于有明显肿块者应考虑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