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近年来,淄博市财政收入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转变,从昔日的负增长逐步走向今日的正增长,这一重大变化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2023年的一季度,淄博市的财政收入展现出了显著的回暖态势。这一时期的财政收入约111亿元,同比增长了4%,增幅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三,相较于上月有了7个位次的提升。特别是3月份,淄博的增速高达惊人的32%,与当地的烧烤经济爆红的时间节点不谋而合,说明服务业的繁荣对于财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旅游经济对直接税收的贡献有限,但它所带动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无疑为淄博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了2024年,淄博市的财政收入更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411.44亿元,增长了4.08%。尽管税收占比有所下降,但通过运用专项债、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有效地强化了财政的保障能力。在这一时期,淄川区和高新区等区域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如医药健康和新材料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临淄区因石化行业的困境而出现了6.1%的负增长,这暴露出对传统工业的依赖风险。
进入2025年,淄博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呈现出低增速常态化的趋势。一季度全市财政收入为118.34亿元,增长2.0%,受到化工产品价格低迷和房地产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在这一时期,临淄区和经开区等区域展现出了一些亮点。临淄区的非税收入增长23.74%,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经开区则以4.5%的增速表现出色。
深入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我们可以发现短期内的刺激因素如烧烤经济带动了服务业的爆发,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动力。这种增长更多体现在经济总量而非直接税收上。在长期发展中,淄博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如高新区的MEMS产业园以及消费提振政策如“以旧换新”等逐步优化收入结构。尽管当前淄博财政仍面临传统产业转型的压力,但文化和旅游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效应已经为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