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巡航台岛常态化
一、常态化巡航的新时代实践及战略升级
巡航频次与规模:震撼增长
解放军的台海巡航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每月上百架次的巡航机群,相比五年前增长了惊人的20倍。近期,由8架轰-6K组成的大编队战术演练更是直接逼近台岛南部左营港,展现了解放军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这一行动不仅凸显了解放军的高度准备状态,更是对周边地区的深刻震慑。
全天候战略投射能力:轰-6K的夜间绕台行动
轰-6K的夜间绕台行动标志着其全天候战略投射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一进步不仅增强了解放军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更在实战意义上赋予了新的内涵。自2023年首次公开夜间任务以来,此类行动已经转为例行化,充分展示了我国空军的高超技术和作战水平。
二、战术威慑与实战能力的融合
火力覆盖:强大的武器系统
轰-6K搭载KD-20和鹰击-63等先进武器,能够实现台岛全境及周边军事目标的有效打击。这一强大的武器系统使得轰-6K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
协同作战:多兵种联合压制态势
与歼击机、侦察机以及运油-20等机型的紧密配合,形成了多兵种联合压制的态势。在2025年1月的行动中,轰-6K与战斗机、无人机协同作战,成功对台形成海空包围圈,充分展示了我国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高超能力。
三、战略信号的强烈传递
心理震慑:高频次、高强度行动传递“抵抗无用”信号
常态化巡航通过高频次、高强度的行动向“”势力传递了强烈的“抵抗无用”信号。如2025年6月的那次行动,轰-6K编队直接逼近左营港,无疑迫使对方误判为实战攻击,展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
主权宣示:坚定立场与使命履行
空军发言人的表态清晰地表明了巡航行动是履行使命的常态化体现,并强调了“不承认所谓第一岛链”的坚定立场。当前,“轰-6K巡航+海警船绕岛+多兵种联动”的立体威慑体系已经形成,进一步压缩了“”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