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将军 卫立煌生平
卫立煌将军,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军事将领,他的生平经历如同传奇般跨越了国共两党,最终选择回归祖国的怀抱。
一、早年经历与军旅生涯的起步
1897年2月16日,卫立煌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一个贫寒家庭。幼年丧父,依靠兄长的支持才得以继续求学。1912年,年仅15岁的他剪去辫子,投身军旅,加入了安徽和县革命军。后来,他前往广东,成为了孙中山警卫团的一名排长,并参与了东征陈炯明等战役。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辉煌
在忻口会战(1937年)中,卫立煌担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与八路军首次协同作战,创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1943年,他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指挥了滇西反攻,成功收复了腾冲等地,因此被誉为"常胜将军"。
三、解放战争与人生的转折
1948年,卫立煌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但因消极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而被撤职软禁。1949年,他被列为战犯,实则是一种保护策略。借此机会,他脱身香港,为日后的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
四、回归祖国与晚年的奉献
1955年,卫立煌毅然选择返回大陆,成为首位回归的高级将领。他历任国防委员会副、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1960年1月17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63岁。他的葬礼隆重而庄严,周恩来亲自主持,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历史评价
卫立煌将军是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他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和指挥能力备受赞誉。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更是赢得了日军"虎将"的称号。毛泽东也赞扬他是一位有爱国心的军政人员。陈毅曾以"战犯名单实为保护"的策略成功化解了他的心结,这也体现了他在国共两党之间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卫立煌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贫寒的家庭走出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崛起,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将领。他的生平经历和情感历程也充分展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