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订51份黄焖鸡超20人食物中毒
事件回顾
在繁忙的都市郑州,某公司的一场午餐订购却引发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热议。2024年9月5日,该公司从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绿地新都会店)订购了51份午餐,总价值918元。当晚就有员工出现身体不适,表现为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事件迅速发酵,最终有超2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其中6人症状严重至住院治疗。医院根据患者的症状,给出了“食物中毒”的诊断。
涉事各方的回应
门店: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初期他们仅愿意赔偿餐费900余元。但随着事态的升级,他们选择了报警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留样检测。他们表示,“如果确认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承担”。
总部:对于这一事件,总部强调正在等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也被指责回避关键的食材采购问题等敏感话题。
监管部门:郑州市监局迅速介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送检留样餐食。
检测结果与争议焦点
检测结果于9月18日公布,留样的黄焖鸡中未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员工的诺如病毒检测也为阴性。尽管检测结果未明确指向致病菌,但双方的责任分歧仍然明显。涉事公司要求杨铭宇方面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以及企业损失等全部费用。而杨铭宇方面虽然同意垫付部分费用,但双方在责任的划分上尚未达成一致。
连锁反应与行业警示
品牌信任危机: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并非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此前就有后厨卫生不达标、疑似吃出异物等。此次事件无疑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于连锁餐饮管理模式的质疑。
监管动态:面对此类事件,国家拟在2025年5月出台新规。新规将明确连锁餐饮总部不得通过合同转嫁食品安全责任,并需要强化对门店的标准化管理。这一事件揭示了集体供餐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责任认定的困难。尽管检测未发现明确的致病源,但涉事企业在应对消费者健康受损问题上的滞后反应仍需要深刻反思。
在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对企业管理、监管力度的一次严峻考验。希望这次事件能引发更多关于食品安全、连锁餐饮管理的思考,促使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