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教育创始人称已倾家荡产
张熙的言论与精锐教育的波折
近日,网传张熙在朋友圈的截图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在这段备受争议的言论中,张熙承认因“投资扩张过于激进”导致财务状况严重困难,特别提到收购巨人教育是一次失败的决策,这一事件被舆论称为“滑铁卢”。
这段言论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引发涟漪效应,公众对精锐教育的资金链状况产生了诸多猜测。舆论的风波甚至影响到了精锐教育的股价,使其承受巨大压力。
面对舆论的质疑,精锐教育官方迅速做出反应,否认了截图的真实性,并发布另一张张熙的朋友圈截图以正视听。在这张截图中,张熙表示“精锐好好的,我也好好的”,并强调公司正在全力支持下推进转型计划。看来,张熙希望外界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并明白他正在为挽救公司而努力。
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来看,精锐教育面临的困境远不止舆论的压力。股价已跌破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资产负债率高达97.94%,财务状况堪忧;受“双减”政策影响,其K12业务遭受重大打击;预付款余额达27.31亿元,债务压力巨大。冲击百亿营收的目标在现实的压力下显得遥不可及。
在个人的反思中,张熙展现出少见的脆弱一面。在争议性截图中,他自称“抑郁症已有一段时间”,并对创业之路表示后悔。他甚至在朋友圈里写道:“愿有来生再不创业。”尽管这一表述未获官方证实,但它仍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张熙曾公开强调他的教育初心,称“为做好教育倾家荡产”,但如今承认战略失误导致团队受累。这一转变不禁让人对他及他的公司未来的决策和道路产生深深的疑虑。
尽管时间流转至2025年,精锐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困境。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超过97%,让许多投资者失望。公司官方仍然坚持表示“转型仍在推进”。我们期待在未来,精锐教育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也希望张熙能够调整战略决策,带领公司走向新的辉煌。